学校简介
吉林建筑大学简介
发布日期: 2024-02-28     点击数:4328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0.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2.50万册,电子图书67.9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亿元。学校校园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完备。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充分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579人,其中,本科生15510人,硕士研究生1987人,累计培养全日制来华留学生百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45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60余人。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长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教学新秀、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B/C/D”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160余人。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20个学院(部)。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建筑、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电子信息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51个本科专业,学科链、专业链和建筑领域产业链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服务区域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共7个专业先行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建筑学(本科、硕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5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环境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亚泰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遥感应用产业学院“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省级创新技术学院”与应急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专业特色学院”4个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项目,土木工程“三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BIM&FM集成教育人才创新培养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筑学与测绘工程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土木建筑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级高等院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力学与计算机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寒地建筑卓越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智建造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3个“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博硕农业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物理实验中心、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工程实验中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27门,省级重点教材7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其中《面向执业需求的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尚德唯实、笃行筑成”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8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积极构建“栋梁”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以建筑文化筑基、以“栋梁”精神铸魂,突出行业领域元素,凸显建筑文化标识,形成有“建筑感、工程味、土木情”鲜明辨识度的建大特色文化底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学校”“吉林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土木工程专业团队”被认定为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近年来有百余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教育世家和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始终扎根吉林办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就业育人导向,以就业工作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了“一三五七”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稳定。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推动学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努力为吉林“464”发展愿景贡献高校力量。2021年以来,毕业生留吉就业情况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3年,学校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教育厅书面表扬,就业工作成果显著。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与进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目前,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的10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城乡基本建设领域,成为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学校为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及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杨斯顿州立大学在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爱荷华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换、人才引进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博士联合培养。近年来,派出百余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和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特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应用研究型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数据截至到2024年3月,其中学生数据摘自《2023年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